应重视疫情后的公众心理创伤干预
来源:健康报网2020-03-29 09:29浏览次数: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 栗克清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关注新冠肺炎患者、病亡者和一线医务人员。却少有人关注患者、病亡者的身边人,他们状态如何?是否安好?他们还能扛得下去吗?

  我们都以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是真正经历大难后,亲历者等到的可能是严重的心理创伤,这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所以,虽然当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对公众造成的心理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在经历强烈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如自然灾害,各种公共突发事件,各种意外事故如矿难、交通事故、火灾,被强奸或被暴力侵袭,突然被剥夺自由或者亲人的突然丧失等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精神疾病。

  PTSD在普通人群中终身患病率高达4%,其中1/3以上终生不愈;1/2以上共病有物质滥用、抑郁、焦虑性障碍;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临床表现经历创伤性事件的人群中,平均大约有8%的个体在数周后至6个月之内发生PTSD。因此,公共卫生体系、疫情防控体系、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精神卫生工作者要注重疫情后公众的心理预警和干预, 减少和降低疫情给公众带来的心理创伤。

  创伤性事件又称为应激源,是 PTSD 发生的必备因素,因此对创伤性事件的评估相当重要。在评估创伤性事件时,以下4点值得注意:

  第一,事件的确定。与PTSD有关的创伤性事件很多,但个体对事件强烈的负性感知、事件的突发性质、超出个体的控制能力是决定事件是否具有创伤性的必备条件。同时,个体经历该事件后出现的再体验症状内容一定是与事件有关。

  第二,要注意评估的时机。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过早或不恰当地深入探询创伤事件或患者的体验,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如果对创伤性事件的探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引发了生动和细致的创伤事件回忆,此时应该慎重或中止评估,可先收集与治疗有关的重要信息。因为在不恰当的时机进行深入探询可能会导致患者对治疗的回避,所以一般认为,对创伤性事件的评估应该在客观危险结束和主观恐惧缓解后实施。

  第三,要注意对多个事件的评估。有些患者可能经历“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多个事件,这些事件可能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有些事件可能涉及患者的隐私或者自尊,患者会有意回避。而许多研究发现,治疗过程尤其是心理治疗过程如果不针对每一个参与疾病发生的创伤性事件做干预,往往难以取得治愈的效果。

  第四,除了评估创伤性事件本身, 要详细评估个体对事件的感知、态度与认识、反应程度等,因为心理创伤的强度不仅与创伤性事件自身的强度有关,更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感受、认知评价以及应付方式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和转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中曾作出“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其是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的指示。因此,疫情之后要组建由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专业志愿者等组成的服务队,为重点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心理干预服务。

  一是将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病亡者家属、特殊困难老年人等参与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辅警)和社区工作者等一线工作人员作为重点,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服务。二是要求有关部门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和心理服务需求,提供关心关爱、社会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并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及服务效果进行评估。三是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或转介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诊。

  疫情后的及时干预决定着PTSD 发病走势,建议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干预,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在患者出院时,将使用精神科药物干预患者的有关资料转交到隔离点或患者所在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保治疗的延续性。重点为焦虑抑郁、失眠、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

  现在,大规模灾难已近尾声,看见疫情之后的创伤,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是所有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们当前最应关注的问题。(作者系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本报记者肖建军、通讯员马克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