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齿咽津 固肾强骨
来源:健康报网2020-06-23 09:15浏览次数: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医疗康复科 杨帆 李家存

  民间有谚语:“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清朝尤乘的《寿世青编》说:“齿为筋骨之余,宜常叩击,使筋骨活动,心神清爽……”叩齿有益于身体健康,到底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牙齿是人体最为坚固的部分,是咀嚼食物的工具和重要器官。现代医学认为,经常叩齿,不仅能清洁口腔,按摩牙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增强咬肌,兴奋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还能强健牙床根基,预防口腔疾病。但患有口腔溃疡或牙周炎时,不宜做叩齿锻炼。

  叩齿咽津法是古代养生护体的重要方法。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常叩齿能强肾固精,疏通气血,畅通经络,增强机体健康。《仙术秘库》讲:“津液者吾身之精气,聚而成液,辅助五脏之机能,滋润六腑之作用者也。”《黄帝内经》曰:“脾归涎,肾归唾。”坚持做吞津,能起到强健脾肾、增加抵抗力的作用。

  叩齿咽津法的操作分两个步骤:

  叩齿 《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中讲“叩齿之法,左相叩,名曰‘打天钟’;右相叩,名曰‘捶天馨’。”早晨醒来后,静心凝神,全身放松,口唇微闭,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先叩后磨牙,再叩前切牙,再交错叩齿,以36次为佳。初学者,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根据自己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咽津 叩击结束,用舌在口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来回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古称“赤龙搅天池”。

  在叩齿过程中,可配合按揉脚底涌泉穴激发肾气而补先天,按揉足三里穴健脾胃而补后天。阴阳平衡则气血通畅,脾胃健,肾气实,则牙齿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