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从“热讨论”到“真实践” | 关注第八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高峰会议
来源:健康报网2021-12-03 09:03浏览次数:

  近日,健康报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第八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高峰会议。在“借力绩效考核推动提质增效”分论坛上,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医院管理者、专家围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高质量发展,谈感想、讲体会。与会人员的一个普遍感受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已经慢慢内化为医院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的原动力。本次会议由辉瑞中国公益支持。

  摸清了家底,也促进了发展

  当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制定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其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相结合,形成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开展年度评估。

  “绩效考核并不是新兴事物。早在201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即着手研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标准体系,并对44家委属委管医院开展了第一次绩效考核。”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高勇指出,全国层面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开展几年来,既摸清了家底,也促进了发展。

  成效,体现在具体的数据上。比如,2019年度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分析发现,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项目完整率为99.99%,较2018年提升8.41个百分点;数据准确率为98.28%,较2018年提升16.52个百分点。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提升,为获得更加客观、公平的绩效考核结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再比如,2019年参加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的三级公立医院为1874家,达到历史新高。全国平均级别首次超过3级,其中78.13%的省份平均级别达到3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更加重视电子病历建设,为下一阶段提升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绩效考核指标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展现了三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成果。

  当然,绩效考核也发现了短板和不足。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18年度、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时,罗列出数个问题,比如超规划、超规模发展,住院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等。而找出短板和不足,激励三级公立医院“跳起来摘桃子”正是绩效考核量身定制考核目标的初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副主任高学成说,绩效考核监测结果从数据指标上看,总体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也在显现,能够倒逼医院检视工作成效。

  每一个指标都在发挥作用

  无论是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56项指标,还是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28个指标,每一个指标都在发挥作用。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是医疗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负责人杨小强表示,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仍呈现平稳降低的趋势,且基本保持在40DDDs的国家要求水平,2020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持续降低。可以明显的看到绩效考核对其的规范作用。不过,杨小强也指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本身是一个宏观的综合指标,其高或低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必须要正确认识DDD值,科学运用使用强度指标,从单纯追求指标向注重建设内涵转变,同时注重做好相关数据监测工作。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有一个基本原则是信息化支撑。高学成说,借助信息化,可以将医院评价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医院之间、地区之间、专科病种之间可以比,医院自己也可以跟自己比。同时,有了信息化支撑,绩效考核可以更好地延伸、拓展,比如进行医师评价。  不仅对医院,每一个指标聚合在一起也测量出了医疗资源的短板,比如住院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现象仍然存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2016年至2019年的病案首页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异地就医患者为588.2万,占年度出院患者的6.74%,与2018年基本持平。省外就医的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化疗、肺炎、脑梗死、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心绞痛、恶性肿瘤治疗后的随诊检查、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等。为改变这一现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展开,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国家级医学中心和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高水平市级和县级医院为支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的高水平公立医院网络,在疑难疾病、重大疾病、重大疫情的医疗救治、多中心研究、大数据集成、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带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外部压力变为内部动力

  当下,国家层面的绩效考核正在让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变得越来越有“刚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孙思予说,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要求细化分解到了院内的绩效考核中,努力把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上海肺科医院牵头成立的上海市肺科联盟巧妙地运用绩效考核等手段,促进专科发展以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该院院长艾开兴说,专科联盟目前有42家联盟单位,覆盖全国14个省(区、市)。联盟有考核方案,各单位有自评报告,专科联盟建设从促进专科发展拓展到推动医院发展。“原来说规模,现在说提质增效;原来说粗放,现在说精细化。联盟内部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刘卓炜在不少公开场合都会讲到单病种质控助力绩效考核的例子。在他看来,肿瘤多学科诊疗已经成为单病种标准化模式,也是提升肿瘤治疗效果的标准方案。对于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或者规范化诊疗,定期考评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十分必要。

  刘卓炜介绍,单病种考评主要考评诊疗规范符合情况、影像诊断准确率等。除了由医务处组织交叉检查,也组织省内同科专家定期评价,考评对象涵盖首席专家、主诊教授、临床科室,考评结果纳入每年综合考核。

  从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看,三级公立医院正在向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迈进。比如,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成效。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向医联体内二级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转患者1496.04万人次,同比增长14.93%。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同比稳步提升,三级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和分级诊疗制度要求的积极性更高。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近日发布,以期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高勇说,在重点建设行动方面,要建设高水平公立医院网络,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在能力提升行动方面,实施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患者体验提升行动、医院管理提升行动、临床科研提升行动。“而无论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还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都处在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高勇说。

  确实,对公立医院的常态化考核,考得科学并不容易,绩效考核从来没有十全十美。未来,随着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方法、指标的进一步调整完善,相信这把“尺子”的刻度将更加精准,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现状,并引导公立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