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百余位专家学者联名谴责
来源:健康报网2018-11-28 09:20浏览次数:
11月27日,针对贺建奎及其研究团队在网上提及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翟晓梅等140位专家学者联名谴责此事。 声明称,坚决反对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得到证实的情况下,针对人类健康受精卵和胚胎进行基因修饰和编辑研究;出于治疗目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着眼于解决患者严重遗传疾病的创新性治疗时,应该进行严格的科学和伦理学评估,治疗方法要与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加以权衡,确保受益风险比合理。我国相关机构在2003年出台过管理办法,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实际操作便捷性的不断提升,监管部门需要与时俱进,尽快出台有效的监管措施。 翟晓梅表示,仅仅出于医学增强目的基因编辑,伦理学上的可辩护性存在诸多挑战,应该极其谨慎地评估其科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含义,目前禁止此类临床应用是合理的。 “这种行为违反了我国有关部门的规定。”翟晓梅说,科技部和原卫生部2003年联合印发的《人胚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第六条规定: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不得将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它动物的生殖系统。2003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第九条规定:禁止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进行基因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