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治疗药物受到格外关注。近日,首个获批的国产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国内商业化上市,再次引发业界及公众对新冠肺炎特效药物的讨论和期待。
国内可用药物逐渐增多
“一个药物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上市,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基本上没有十年八年完成不了,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更难。”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吴朝晖说,治疗新冠肺炎是全球性的难题,人们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期盼着有药物能够发挥作用。当下,多方为新冠药物的研发加班加点,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新冠药物的上市,这是一重大突破。
中和抗体药物和小分子药物,是新冠治疗药物研发竞争最为激烈的两条赛道,目前已经获批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的药物也多集中于此。
“小分子药物和中和抗体药物各有所长、各有优势。”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丁胜介绍,中和抗体药物是一种生物药品,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的特点。抗体从患者体内筛选,抗体药物研发速度较快,且半衰期较长,注射之后在一定时间内都具有效力。针对新冠病毒设计的中和抗体药物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的某一点位,靶向性相对专一,还可以作为保护性药物使用。而小分子药物最突出的优势即成本低、口服给药方便、不需要冷链储藏,不容易因病毒发生突变而产生耐药。
无论是中和抗体药物还是小分子药物,其研发策略的着眼点均是攻击病毒本身,有的是阻止病毒与受体结合,有的是阻止病毒复制。丁胜介绍,还有一种策略则是针对人体本身,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疾病。通过吸入性的药物,激活上呼吸道到肺部的免疫系统,防止疾病向重症发展。
在国内,目前共有两种药物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上市批准,一个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另一个就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两款药物的获批终结了国内无新冠治疗新药的历史,前者为小分子口服药物,后者为中和抗体药物,且二者都被写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在近日举办的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上市发布会上,广东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介绍,实验室假病毒研究表明,该疗法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分支BA.4和BA.5展现了很好的病毒抑制效果——只需非常低的抗体浓度(16.61微克/毫升)就可抑制90%的BA.4或BA.5毒株,达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规定的有效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在会上表示,基于临床医生的观察,该联合疗法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2~3天)内让高病毒负荷快速下降,因此,该联合疗法用于治疗病毒负荷量高的患者非常有效。
而作为全球较早上市的新冠治疗药物,Paxlovid已经有了源自真实世界数据的研究结论。尽管此前出现的患者复阳现象曾一度引发质疑,但在今年6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首个基于真实世界大样本数据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分析了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5月26日相关患者服用Paxlovid后5~15天的就诊记录,结果显示:有0.9%的病例再次住院或急诊就诊,0.2%的病例复阳或再次被诊断为新冠肺炎,与其临床试验结果一致。吴朝晖告诉记者,该药物的效果比较理想,但是抗病毒药往往要面临的问题是停药之后病毒是否会复活,该药物也是如此,需要持续地跟进和观察。
此外,另一款已在海外获批上市的中和抗体药物恩适得(Evusheld),也通过相关政策进入我国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和博鳌超级医院临床使用。据了解,恩适得是针对新冠病毒的长效中和抗体药物,优先适用于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力低下人群的新冠病毒感染预防,对于使用疫苗效果不佳及需要除疫苗外额外保护的人群,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更多临床试验结果向好
获批临床试验数量的多少,关乎药物研发的前景。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截至2021年年底,该局累计批准了55个品种新冠病毒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其中包括2个中药、10个小分子抗病毒药物、30个中和抗体药物、13个其他类药物。
尽管尚无国产小分子药物获批上市,但目前国内的研究进展同样令人期待。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发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VV116,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据报道,该药物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由相关企业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了上市申请,有望成为第一款获批的国产小分子新冠治疗药物。据悉,该药物在2021年年底已获得乌兹别克斯坦卫生部的紧急使用授权,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根据企业发布的相关研究数据及结论,首次核酸检测阳性5日内使用VV116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其核酸转阴的平均时间为8.56天,优于国外已上市同类药物;相关“头对头”Ⅲ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VV116的适应症比Paxlovid更广,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更低。
挖掘“老药新用”潜力,也是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药物阿兹夫定,在抑制新冠病毒方面也有不俗表现。今年4月,相关企业发布其用于抗新冠病毒的部分数据,从Ⅱ期临床和一部分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果看,使用阿兹夫定后核酸转阴时间为3~4天,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6~7天,平均出院时间为9天;重症与轻症治疗效果类似,对使用其他药物无效的患者同样有效,且不像Paxlovid 需要在感染新冠的早期服用。另有相关企业发布Ⅲ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关键数据显示,原本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老药”普克鲁胺,治疗新冠肺炎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尽管当下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也应该看到,人类对抗新冠病毒的武器装备正在变得更加精良,从疫苗到小分子口服药,再到中和抗体药物,多条路线协同下,防治体系正在得到极大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