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民间视角的控烟回顾
来源:健康报网2023-05-31 10:00浏览次数:

  近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在京举办《2022年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交流会,回顾了我国2022年的控烟历程。

  双城创建带来的机遇

  报告显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为控烟带来了机遇。

  “有烟草广告”是既往卫生城市审评的一票否决标准。2021年12月,全国爱卫会印发《国家卫生城镇评审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标准》和《国家卫生乡镇标准》等文件,增加了更多控烟指标。比如,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在20%以下或者持续下降;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建成比例高于90%等。

  截至2022年7月,全国现有国家卫生城市(区)270个。卫生城市每3年要复审1次,这成为控烟的一个好抓手。

  文明城市创建也包含了控烟相关内容:城市无烟草广告,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有明显禁烟标识,以及无烟区没有吸烟现象。

  报告显示,无烟党政机关建设为办公场所控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垣表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控烟行动的约束性指标是2022年实现100%无烟党政机关,我国如期实现了这一目标,但要在控烟路上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比如,警示图形上烟包,提高烟草税和卷烟价格,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等。以警示图形上烟包为例,这是向公众宣传烟草危害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全球已有125个国家或地区实施。但我国对于烟包图形警示措施尚未落实,国产烟盒包装甚至越发精美,不仅无法对老烟民起到警示作用,也存在吸引青少年成为新烟民的可能。

  烟草危害和老龄化叠加

  2021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宁志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姜晶梅等研究人员在《烟草控制》杂志发表研究论文《老龄化社会中男性和女性与吸烟相关的癌症死亡(中国2020—2040):一项基于人群的模型研究》。

  该论文对未来20年与吸烟相关的死亡可能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该论文指出,中国的吸烟流行高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与吸烟相关的死亡高峰通常发生在几十年后,因此中国肺癌死亡人数的高峰尚未到来。此研究还纳入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因素,预计从2020年到2040年与吸烟相关的癌症死亡率将在男性中上升44%,在女性中上升53%,在20年内额外死亡860万人,这还不包括二手烟导致的癌症死亡人数。

  报告称,快速的老龄化和吸烟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所带来的疾病、残疾和死亡将是中国未来难以承受的。

  值得肯定的是,医务人员戒烟取得一些成效。报告称,中日友好医院依托中国戒烟联盟,在全国54家单位开展“戒烟:医者先行”项目,覆盖我国六大地理区域逾2万名医务人员。效果评价研究显示,81.0%的吸烟医务人员开始戒烟,其中60.2%的人戒烟成功3个月以上,为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医务人员控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报告指出,虽然2022年我国控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控烟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比如,2022年全国卷烟产量为24321.5亿支,比2021年增长0.5%。“我们希望早日看见卷烟生产量和消费量的下降拐点,进而减少吸烟导致的疾病和死亡。”姜垣说。

  此外,姜垣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17年来,国家加强了履约协调机制,开展了各类烟草流行监测和控烟宣传教育,尽可能地提供戒烟服务。但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如未落实好公共场所禁烟,未能全面禁止烟草广告等,需要加快履约步伐。

  报告还提出,需要进一步增加控烟经费投入。在姜垣看来,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使成人吸烟率从目前的25.6%下降到20%,急需较大数额的经费投入。“虽然面临不少挑战,但我们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姜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