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目录调整应跟上疾病谱变化
来源:健康报网2024-05-06 11:10浏览次数:

  10余年间,我国职业病疾病谱已发生变化,职业性慢性、急性化学中毒的报告病例数明显下降,而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报告病例数有所增加。《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应将疾病谱的变化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2个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据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抓紧研究调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类别和病种的可行性,并力争早日向社会公布。此次《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应将疾病谱的变化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我国就业人口超7亿人,《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每一次调整都备受社会关注。上一次调整还要追溯到2013年,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增加至10类132种并沿用至今。10余年间,我国职业病疾病谱已发生变化,职业性慢性、急性化学中毒的报告病例数明显下降,而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报告病例数有所增加。此外,工作相关的心理、生理疾病等新的职业健康问题增多。

  长期伏案工作,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等,均可能导致颈肩综合征等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职业人群中常见的“鼠标手”、颈椎病、静脉曲张等疾患,目前被统称为工作相关疾病。从关联程度上看,法定职业病是从工作相关疾病中遴选出来、易于进行职业病归因诊断并纳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疾病。在此次调整中,应考虑向这些疾病倾斜。

  事实上,近年来对颈椎病、“鼠标手”等白领常见病能否纳入职业病目录,一直有所争论。一些人认为,这些疾患不能纳入职业病目录,理由是其既与工作中长时间不良作业方式有关,也可能与非工作时间的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而对于颈椎病、“鼠标手”的归因问题,国外已有相对成熟的经验。比如,一些国家规定,从事编程工作达10年的程序员,即可被认定为有职业病。因为研究发现,即便这类人群非工作时间也会打游戏、久坐等,但其累积的工作时长已足以引起颈椎病等相关疾病。

  当然,对于我国而言,如何对颈椎病、“鼠标手”等归因,需要相关部门和专家结合具体国情充分论证,建议走访用人单位、职业病诊断机构,听取各有关方面对目录调整的意见,组织专业机构研究编制拟新增病种的诊断标准。此外,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言,要聚焦重点职业人群,补齐现行目录短板,同时不增加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