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军:提升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安全性,着力推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03-28 09:02浏览次数:

      3月27日,河北省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处长邓军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今年将有什么新的举措?

      答: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可及的医疗服务是卫生健康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省卫生健康委始终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所想所盼,2024年以来,我们重点从提升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安全性等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首先,抓资源下沉,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全力推进我省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和115个京津冀医联体建设,促成152家县级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互联网医联体,京津专家线上线下问诊会诊,让省内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京津专家的优质服务。建立城市医疗资源梯次下沉基层机制,组建省级医疗队每年度深入重点县(市)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各地也组建巡回医疗队,认真落实每季度到县、每月到乡、每周到村的巡回医疗制度,周期性、常态化地将医疗服务送到基层百姓身边。第二,抓信息赋能,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全省已建设81家互联网医院,为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为疑难复杂病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已累计接诊55万余人次。去年10月份,我省搭建上线了河北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系统,群众进行就诊时,医生工作站会自动弹出患者前3个月内的省内相关检验检查结果,接诊医生结合临床实际综合判断是否重新进行检查检验。5个多月的时间,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互认检查检验结果12余万次,有效减轻患者费用负担、节省了就诊时间。第三,抓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服务安全性。聚焦诊疗量大、技术难度高的专业,不断健全省、市、县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分专业指导医疗机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夯实医疗安全网底。组织开展全省医疗质量“云讲堂”、医院临床病案相互交流等系列活动,面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持续灌输医疗质量安全理念,尽全力守好质量安全底线。

      2025年,我们将在推进医疗管理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的基础上,围绕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持续下真功、出实招,重点介绍以下4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儿科诊疗服务。我们将推动全省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在今年11月底前全部设置儿科,配齐相应设备设施,配足专业医务人员。同时指导医疗机构根据儿童心理特点、生理需求和安全要求,不断改善儿科就医环境和就医设施,优化就医流程,强化多学科诊疗,持续提升儿科服务的便利化、舒适化水平,为患儿提供更温馨、暖心的医疗服务,也让患儿家属更放心、更安心。二是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主要有3个目标,第一,在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市级全覆盖的基础上,指导各地结合实际,继续扩容医疗服务资源、充实心理咨询人员,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可及的服务。第二,5月1日前,各设区市“12356”心理健康援助热线全部开通应用,配备专业咨询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第三,组建省、市级心理健康知识科普专家库,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年底前全省举办不少于600场讲座。三是持续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我们将继续推动全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省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系统,实现省内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机构的共享调阅。此外,我们还在“河北智慧健康”微信小程序上开发了“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功能模块,上线后,群众可以查阅既往6个月内的检查检验信息。四是加强县域血液透析服务。我们将指导全省118个县(市)以满足县域患者服务需求为目标,结合县域现有血液透析服务能力,更新增配设备,培养专业人员。同时,统筹下沉城市医疗资源,对血液透析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县(市)开展技术和管理帮扶,指导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为基层群众提供安全可及的血液透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