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举办2025年第一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培训班。培训传达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的政策要求,总结工作成效,组织现场观摩,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广东省龙门县、江苏省东台市、福建省尤溪县、浙江省德清县、安徽省濉溪县、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作了交流发言。
培训指出,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一年多来,“强县域、强基层”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国2188个县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推动以人员为核心的“四个下沉”、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协同联动与连续、扩大基层成员单位用药范围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典型经验做法。县级医务人员向乡镇卫生院加快派驻;医学影像中心覆盖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影像、心电、检验等资源共享中心及中心药房累计为基层提供服务达1.87亿次;在医共体成员单位中,超过8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儿科诊疗服务能力。
培训强调了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需重点关注的几个关键环节: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规模、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及医共体发展阶段差异等因地制宜开展建设;要以县域医共体为依托,强化城乡联动,同步提升牵头医院服务水平与基层防病治病及健康管理能力;注重发挥监测评价导向作用,锚定“强县域、强基层”目标,确保县域医共体建设向着正确方向稳健发展。
培训部署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在建设目标上,90%以上的县要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均须提供儿科服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加强精神心理科室建设和健康体重管理服务,县域医共体内基本实现常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
在人员管理上,要切实推动人员下沉,落实下沉人员薪酬补助、职称晋升等待遇,提高下沉人员和基层岗位匹配度。年底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现县级医院长期派驻(连续服务时间不少于6个月)人员全覆盖。
在服务提升层面,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保障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依托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县域影像、心电、检验、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应用。年底前,县域医学影像中心覆盖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做好县、乡、村用药种类衔接,扩大基层慢性病、常见病药品种类,加快建设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年底前建设率达50%以上。
在资源共享方面,要加强县域资源共享中心和医疗、公卫等业务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互通共享,实现健康档案在机构间流转。